重庆将建造首个机器人服务平台
重庆提出的打造中国第一个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可。
重庆提出的打造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工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已经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重庆搭建的这个平台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专家组组长何国田说。
工业化要求资源整合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预测,全球机器人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迅猛”增长。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外国机器人巨头也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KUKA和abb等四个外国品牌目前占据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80%以上。虽然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已经或即将加入这一行业,但国内机器人研发起步较晚,实力较弱,导致产业化缓慢。
“科研机构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单干”的情况,这种情况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并形成了有效的协同作用。”何国田承认,如果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它可以在整合机器人相关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方面。通过技术互操作性、市场细分和协调发展,可以避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加快机器人相关产品的产业化。

据了解,目前机器人产品的硬件仍是“非标准”产品,大部分是根据特定行业的不同需求定制的,没有统一的质量认证和规格。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必须首先制定一些与机器人相关的各种技术领域的标准。
“也就是说,机器人能否出厂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连续500小时无故障运行的反复实践来检验,而是有具体的标准来实现机器人产品的标准化,这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产业化。”何国田认为。
事实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意识到,当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时,推动机器人产业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设计模拟平台在年底形成[/s2/]
重庆设计的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个平台:机器人本体、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测试平台;机器人本体、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平台;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平台。
该平台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的优势,广泛整合国内外机器人相关资源。
目前,模拟平台前期投入3000万元,大部分用于购买硬件设备和软件,后期将进行一系列的软件开发和平台改进,预计今年年底形成。
据了解,关键零部件平台建设也已启动,包括减速器开发测试平台、智能视觉技术开发平台、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和运动控制系统测试平台,预计明年初初初初初形成。
此外,技术难度较大的测试平台已进入规划和论证阶段,预计将尽快开工建设。
“据我所知,国外机器人行业的几大巨头都有自己的技术服务平台,但它们只在内部使用,不会对外开放。世界上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贺国天说道。
公共服务平台将遍布全国
目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聚集了一支25人的高端R&D团队。此外,国内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意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合作,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贺国田表示,发展机器人产业,重庆正在走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建设国内机器人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品牌。“一旦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起来,重庆的自主开发能力将大大增强,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的快速突破。”

据透露,未来重庆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会向全国推广,不仅重庆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利用该平台,其他省市也可以。这也将对重庆在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上一篇:2013广州工业自动化展回顾
下一篇:TI推出实现革命性突破的电机控制
标题:重庆将建造首个机器人服务平台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4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