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低端制造危机日盛 外企调整
再工业化战略,印度和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等。所有这些因素促使外国公司将生产线移出中国市场并调整其在中国的市场战略,这是国内低端制造业日益突出的危机。今年3月,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十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十年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这是国内制造业应对外资退出的方法。

再工业化战略,印度和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等。所有这些因素促使外国公司将生产线移出中国市场并调整其在中国的市场战略,这是国内低端制造业日益突出的危机。今年3月,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十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十年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这是国内制造业应对外资退出的方法。
外国资本撤出中国了吗?不同层次的不同感受导致了许多争议。虽然外国公司在华关闭、退出和裁员的现象时有所闻,但同时增加投资和产能的外国公司并不少见。矛盾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必然结果,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国内低端制造业的躁动和不安。至于能否沿着“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图找到一条新路,考验的是整个行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危机正在加剧,外国公司正在调整他们在中国的战略
[/S2/]何先生在一家建筑机械行业的外企工作,他最近非常焦虑,因为他看到很多同事被公司解雇,担心会失业。“现在这个行业到处都在裁员,那些被解雇的人很难再找到工作。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我失业了该怎么办。”他最近感到特别沮丧。他不知道有多少人像他一样面临着被解雇的危机,所以当他在天涯社区发布了一篇关于裁员的帖子后,他很快就收到了数百条回复。这些“同舟共济”的人来自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几年前,诺基亚、爱立信、思科、微软、甲骨文等外国公司在中国风光无限。诺基亚的一名下岗员工李华(化名)表示,他曾设法挤进两家公司,但第一家公司被第二家公司收购,现在第二家公司已经直接关闭。
赵先生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的经历是,不久前,该公司将业务撤到美国,他在该行业又找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在加入公司之前,人力资源部通知他,该职位已被冻结。
一些外企员工在何的岗位上感叹,觉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司破产裁员的情况并不那么严重,估计今年将是“裁员减薪最激烈的一年”。
中国欧洲商会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在华裁员的欧洲公司比例从2012年的10%上升至16%;2014年,24%的公司计划在中国削减成本,高于2013年的22%,裁员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削减成本的常规选择。
根据韩国相关机构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2006年有2,294家韩国企业在中国寻求就业,2008年有1,301家,2010年减少到901家,2013年减少到817家,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到317家。这一数字自2006年以来下降了近90%。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年销售额不低于10亿美元的106家美国公司中,37%的公司表示他们正在考虑或计划将一些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1 2 3下一页
上一篇:大森创新突破方便面包装自动化设
下一篇:沃尔沃在华展出自动驾驶技术 剑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国内低端制造危机日盛 外企调整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9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