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易改,匠心永恒:汇川对职业
编者按:随着工业4.0概念的流行,德国在工业领域的经验已被分析和借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和双重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人员,我们通常称之为蓝领。在德国,70%的年轻人将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全国9000多所职业学校接受各种职业和技术教育,受过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工资高,受到尊重。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骨干力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培训岗位和就业机会,并承担部分职业教育费用。学生在企业的实践与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这种双重职业教育体系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德国专业工人的布线就像艺术一样,如图所示)
不久前,在广东肇庆召开的汇川自动化实验室联盟暨产品应用工程师认证(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唐晓华分享了“2025年中国制造呼唤下职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的思考”。通过对中德工业大学推出的“鲁班工场本科+技师”教学模式的解读,他与与会代表探讨了通过技术输出为中国战略企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的思路,以及立体实践教学的软资源建设。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汇川的合作可以说是中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次有力探索。事实上,汇川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为高职院校培养实用的工业控制技术人才。
自2009年以来,汇川奖学金已在Xi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设立。汇川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应用工程师认证中心,培训了100多名教师和学生,并颁发了汇川应用工程师证书。
在Xi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常州纺织服装学院等多所大学建设自动化实验室;捐赠教学设备,帮助各部门建设汇川自动化应用系统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合作出版教材:先后编写了《可编程控制器与网络控制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第一版)(第二版)、《过程控制技术》、《汇川工业控制技术应用》等教材,其中《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第二版)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与网络》

与河南理工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实施毕业生订单培养计划,为公司和客户培养优秀的服务工程师和技术蓝领;定期组织汇川代理商从合作院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优秀毕业生推荐到汇川担任R&D助理工程师或服务工程师。

汇川自动化项目多次入选教育部职业技能大赛决赛
本次汇川自动化实验室联盟暨产品应用工程师认证(第二届)工作会议将推动汇川产教一体化之路。
汇川应用工程师认证中心新增四所院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将汇川应用工程师认证中心的队伍扩大到八所院校。(其他四所分别是韶关第二技师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汇川自动化实验室联盟主席迪、汇川实验室联盟副主席、汇川实验室联盟副主席唐晓华、汇川技术销售服务部副主任段远星授予学院许可证)
汇川自动化实验室联盟的成员从30个增加到44个,数量从40多个增加到80多个。
会上,汇川科技提出的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2.0等内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兴趣。机器人应用中心余分享了新一代scara机器人的系统功能:多重权限控制和动态跟踪
功能,视觉一键校准,可变加速度控制,零力控制;scara机器人的总体解决方案和优势;开放式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许多参展院校表示希望与汇川科技合作建设实训室或升级实验设备,并在控制技术产品、伺服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多元化产品的应用上进行合作。

今后,汇川将继续做:
促进更多高职学生就业,让更多汇川合作伙伴参与高职院校就业;
促进电气或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培训;
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或申报科研项目;
促进自动化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
全面推进汇川工业机器人等工业解决方案进入全国竞赛和世界技能竞赛;
汇川认为,通过支持职业教育、教人钓鱼、普遍提高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培养大批能工巧匠,我们将不断缩小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制造大国的差距,使中国制造业摆脱“中国制造”的偏见,最终迎来“中国制造2025”。
上一篇:我国首个《电力规划管理办法》发
下一篇:阳光电源携手上海电力新能源 共
标题:技术易改,匠心永恒:汇川对职业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97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