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借助物联网赢得更大市
机器人公司通过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与物联网相结合,创造了智能柔性自动化系统。
在工业机械制造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识别;在工业机器人中,要求能够从事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和控制。工业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置、加速度、速度和压力等内部控制传感器,以及触摸、视觉、接近、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外部控制传感器。例如,为了提高生产水平,保证生产质量,将视觉传感器引入到汽车零部件的装配线上,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是一种非常灵活、高效、可靠的方法。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完成工作的机器设备,是一种依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的命令,也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也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和程序行动。

在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经成为自动化设备的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大量的工业事故,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工程机械等行业。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机器人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首先,韩国工业机器人投资大幅增加
据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统计,去年机器人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7848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09亿元),同比增长74.9%。销售额方面的市场规模为1.933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7.3%。
从领域分类来看,工业机器人的产值为1.4111万亿韩元,个人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的产值分别为1717亿韩元和995亿韩元。
同期,机器人(包括零部件)进口总额为1273亿韩元,同比增长87.5%。出口总额为2289韩元,增长137.3%。
统计显示,去年机器人行业设备投资1917亿韩元,增长29.2%,研发金额1204亿韩元,同比增长198亿韩元。
第二,基于物联网的概念,机器人公司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随着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和物联网的结合,机器人公司创造了一个智能灵活的自动化系统。凭借智能柔性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优势,公司最近先后签订了几个1000多万元的合同,涵盖了热锻自动化、内燃机、发动机装配自动化、汽车自动化和电站交换等。

物联网具有感知、信息传递、智能分析和决策的特点。通过感知,它相当于给工业机器人增加了五种感官,包括视觉、触觉甚至味觉;通过网络信息传输和智能分析与决策,相当于赋予工业机器人以人类的智能,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大部分需要人类完成的任务。

据报道,自5月份以来,机器人公司先后获得了近6000万元的柴油机装配线和发动机生产装配线的合同总额。据了解,智能柔性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是物联网时代柔性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升级。基于传统的柔性制造和精益制造理念,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智能特性被有机地融入到生产线设计理念中。

基于全新的物联网概念,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采用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条形码标签技术等。通过自动标记和标签绑定,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数据和检验数据,整合生产过程中的人、物、数据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定位、数据跟踪和历史追溯。据公司介绍,机器人智能柔性自动装配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第三,富士康用机器人代替人力成为一种趋势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深圳参加员工晚会时对媒体表示,富士康目前拥有1万个机器人,明年将达到30万个,三年后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个。
未来,富士康将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代替工人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
董新达非常同意富士康使用机器人!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年里,以劳动密集型劳动力为标志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向物联网生产转型。现在,许多制造企业将从富士康的做法中学习成本效益的原因,低技术,简单和重复,高强度的劳动将被机器人所取代。

从富士康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应用已经逐渐进入中国企业,它通过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航空相机和无线采集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品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一方面,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正在大力投资对物联网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也非常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上一篇:自动化产品如何打造绿色节能数据
下一篇:长航程漫游机器人提高极地科考装
标题:工业机器人借助物联网赢得更大市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