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快速普及有望弥补制造
工业自动化的迅速普及有望弥补制造业投资增长率的下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机器人的密度只有21个,与全球55个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至少可以预计中国制造机器人的密度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只有21个,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5个。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至少可以预计,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届时将有38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市场空室和114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众所周知,中国低端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增长的两大驱动力。工业自动化的迅速普及有望弥补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下降。
目前的情况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80%被国际巨头占据,2012年本土龙头企业的规模只有10亿元。分析师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出现/0/的巨大进口替代,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30%,智能设备行业前景广阔。根据计算,一个国际巨头已经实现了20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和系统集成规模,本地企业至少有几十倍的增长。
像其他行业一样,中国机器人企业在价格和服务上与外国竞争,但我们认为这些只是表象。当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受人控制时,进口部件的价格并不低于国外竞争对手,进口部件的成本占机体生产的机器人机体原材料的85%,价格和服务的优势之所以可以追溯到源头,在于工程师的供给充足,工程师的价格较低,即工程师奖金。
有了工程师奖金,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可以在应用软件修改、售前和售后服务方面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本体生产领域,修改底层软件和定制底层软件以满足最终客户和集成商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根据中国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工程师的后续供应仍将十分充足。
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工程师的平均年薪近8万元,欧洲和日本机器人行业工程师的平均年薪约为40万元。根据过去欧洲、日本和中国工程师的薪酬增长,假设欧洲和日本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增长1.5%,中国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增长10%,中国工程师的分红可以维持21年。悲观的假设是,中国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增长15%,因此中国工程师的红利可以维持14年。
上一篇:广东东莞:自动化路难行但必须走
下一篇:配电自动化号角响起 三梯队将享
标题:工业自动化快速普及有望弥补制造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