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培训制度——德国制造业长
德国制造业可以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实施的以工业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也是其持续繁荣的秘诀。
德国的制造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实施的以工业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首先,理工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纯学术研究,为国民经济提供包括古典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而工业大学专注于工程和科学专业,享有良好声誉,尤其受到外国学生的欢迎。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又出现了一所具有德国特色的学校,甚至被外国所模仿,那就是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现在在应用科学大学和几个联邦州的所谓“职业学院”学习,这些学院与企业密切合作。就应用科学大学而言,它主要吸引学生,因为它是进入职场的快车道(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制通常是三年),而且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紧凑的专业课程和学术考试使缩短平均学习时间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他还在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为了应用和接近工业生产。
第二,双重职业教育。德国的双重职业教育是独一无二的。大约一半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后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并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之一。这种进入职业生活的方式不同于许多国家流行的纯学校型职业教育:每周3-4天在企业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培训时间为2-3 .5年。同时,企业提供的培训得到跨企业课程和附加培训内容的支持。培训费用由支付学徒的企业和为职业学校提供资金的国家承担。目前,约有50万家企业、公共机构和自由职业者为年轻人提供培训。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在德国,由于双重职业培训,没有工作或培训职位的年轻人比例相对较低,在15-19岁的人群中仅占4.2%。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确保了工匠和专业工人的高技能。
第三,善待员工。德国政府和企业认为,快乐的员工可以支撑一个快乐的企业,快乐的企业可以产生快乐的g d p,让员工感到快乐,这是所有企业必须做的。员工的幸福不仅是工资的增加,也是他们真正才能的提高。对于制造业来说,每一个技术工人都是关键的组成部分,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品牌满意度,甚至国家制造业的繁荣。
上一篇:珠三角部分大型企业对机器人需求
下一篇: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瓶颈期 如何
标题:教育与培训制度——德国制造业长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