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原
富士康想用“百万机器人工程”来解决中国工厂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全自动iphone生产线的想法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富士康想用“百万机器人工程”来解决中国工厂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全自动iphone生产线的想法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这个计划是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郭台铭在2011年首次提出的。他曾声称在2014年组装了100万只机器人手臂,并在5到10年内看到了第一批全自动工厂。在今年6月22日的鸿海精密集团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明确表示:“富士康机器人项目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名为富士康机器人的机器人将首次用于新一代苹果手机的生产。”

然而,富士康的一位内部人士向界面记者透露,到目前为止,iphone6生产线仍然依赖大量的人工组装,机械臂确实已经应用到富士康的生产线上,但距离“百万机器人工程”和“完全自动化”还很远。
富士康机器人事业部在深圳龙华工厂成立。自2010年以来,由富士康高级副总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戴家鹏带领的整个团队,从全国各地的富士康工厂招募技术干部,分批来到龙华工厂接受机器人项目的技术指导。今年7月底,戴家鹏赴德国慕尼黑参加automatica,日本fanuc、yaskawa、瑞士abb、德国kuka也参加了此次展览。

然而,这个团队可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对3c机器人(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行业发展没有很好的了解。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教授李泽湘告诉《国际新闻》记者,富士康的错误在于将汽车机器人制造行业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3c行业。

据他说,汽车工业中的机器人属于“又大又笨”的自动化设备,精度低,位置控制相对简单。包括KUKA、abb、FANUC和安川在内的四大机器人企业都有成熟的经验。相比之下,3c机器人的精度和位置控制等技术难度是汽车行业的10倍。在这个领域,成熟的供应商仍然在空怀特州。

“富士康坚持使用的机器人系统集成源自台湾工业研究院。这个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目前国内的制造商。当电压升高时,机器人的抖动会加剧,严重影响手机的生产和组装。所需的精度。”李泽湘认为。
上述富士康内部人士告诉界面记者,机器人手臂目前没有参与苹果的生产,最大的问题是机器人手臂的精度不够。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生产精度为0.05毫米,而苹果的手机要求0.02毫米。同时,对于要求高精度的苹果产品来说,富士康机器人体积太大。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该机器人还没有小型化,不能进入生产系统运行。”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据他说,ar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机器人主要用于物料搬运。

除了精度之外,生产iphone的机器人手臂必须像人类的五根手指一样灵活。然而,实现这种灵活性需要几年时间。"开发一种灵活的手指技术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李泽湘说。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Robot Alliance)的数据,2013年,全球共售出17.8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约3.6万台机器人销往中国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20%,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速度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据估计,今年的销售量将超过5万台。在全球电子行业,至少有210万个工作岗位需要依靠机器人,而像中国这样的低成本电子装配中心将需要更多的机器人来维持其在世界工业地图上的地位。

即使前景如此光明,手机产品更新周期过快的问题也会让郭台铭不得不重新考虑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雷柏机器人(Robot)副总经理邓告诉《interface》记者,手机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不到半年,但根据汽车行业的机器人算法,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往往需要2至5年才能收回成本。

1 2下一页
上一篇:制造业服务化也是一种创新
下一篇:全球机器人饕餮盛宴将在成都上演
标题: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原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0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