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 力争占工业
本篇文章2973字,读完约7分钟
1月31日,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三水区乐平镇召开。乐平市市长邓志东表示,2018年,乐平市将紧紧围绕“产业上来”、“创新驱动”、“城市乐平”三大主线,着力优化生态、惠民、增效,实现质、效、温、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智慧创新示范园区、法治城市、文明和谐、绿色生态美丽家园”。
1月31日,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三水区乐平镇召开。乐平市市长邓志东表示,2018年,乐平市将紧紧围绕“产业上来”、“创新驱动”、“城市乐平”三大主线,着力优化生态、惠民、增效,实现质、效、温、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智慧创新示范园区、法治城市、文明和谐、绿色生态美丽家园”。
会上,乐平提出今年要实施“城市乐平”和“321”行动计划,其中“突出三大任务”对应上述三条主线,即突出“工业楼上”和培育“一环创新圈”。新的增长点;突出创新动力,打造“黄金产业”整合先导区;突出“城市幸福”,推进农村整体振兴战略。乐平将以此为起点,推动智能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2%以上,实现城市、产业、人、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
●林洛峰
"工业楼上"
培育“一环创新圈”新的增长点
2017年,乐平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01亿元,增长8.9%;工业总产值1005亿元,增长11.3%,成为三水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镇。园区聚集了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精密机械、模具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占乐平镇工业总产值的48%。
今年,乐平将突出“产业上楼”,培育“一环创新圈”新的增长点。因此,乐平计划投资10亿元继续深化“3+1”智力创造行动计划,探索“上楼到产业”的新途径,重点培育“一环创新圈”节点,加快佛山国家高新区进入中国20强的步伐。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发展机遇,今年乐平计划积极“引进”,设立海外招商办事处,加快“三水中美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并采用“国外孵化器+国内加速器”的运作方式,重点引进一批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园区;同时,主动“走出去”,引导和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探索唐璜港口码头建设,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邓志东表示,作为“一环创新圈”和“1+5+n”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南三产业合作区将建成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乐平将力争引进一个100亿元以上的项目,世界(中国)500强投资和5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1亿元以上的设备制造项目,以及新签项目的总投资。
通过深化智能升级行动,乐平将重点关注军工、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航天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协同创新智慧城市,积极构建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协同创新体系;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企业的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乐平制造”向“乐平智能制造”的转变。“工业楼上”示范点的规划建设,低效土地上鸟笼置换的推广,以及“三旧”改造步伐的加快,将为乐平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空空间载体。
由创新驱动
创建一个“金科生产”集成测试区
去年,乐平镇高标准启动了“月度行动”,吸引了14个项目人才团队顺利入驻,人才集中度创历史新高;三水高新创业中心于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三水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零突破”;“中创空房+孵化器+加速器+工业园”的科技创新孵化链越来越完善;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3家,累计超过100家;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翻了一番,增长率是过去几年中最高的。
今年,乐平将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力,全力打造“金科生产”一体化试验区,计划投资5亿元深化“登月行动”,启动“摘星计划”,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发挥金融服务、科技支撑和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的合力,抢占“金科生产”一体化发展高地。
在完善科技创新孵化链方面,乐平将实施“孵化量”计划,盘活邓军数字城市载体资源,打造“摘星平台”、“科技孵化加速园区”等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孵化器的作用。三水高新创业中心的磁吸引效应将推动“新媒体”、“海龟技术”等国家孵化器的建立,并在三年内培育三个以上的国家孵化器,重点引进1-2个院士工作站,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乐平将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交流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建立R&D合作机构和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生产、教育和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落地。今年,我们将力争新增30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135家。新增工程技术R&D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15家企业R&D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机构建立率达到50%,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1000件。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乐平将实施“知博会”项目。完善人才配套服务,设立“人才站”,搭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博士公寓建设;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力争今年引进10个高质量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和10个博士、院士智库。
今年乐平还计划举办首届“智慧乐平,智慧创造未来”创新创业大赛,落实各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投资2000万元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推进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乐平市”
促进整个农村振兴战略
2015年以来,乐平镇提出了“一路一河一基地”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广东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依托乐平大道和乐平涌,着力打造金融、科技、生产、生活服务业。在“一路、一河、一基地”的发展战略下,近年来,乐平镇还投资100亿元实施了工业项目、基础配套设施、城市综合整治等100个项目,实施了“中国集聚、东进、南进、西扩、北养”的战略。去年以来,创智镇和广府印象镇同时规划,进一步提高工业、城市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今年,乐平将突出“城市乐平”,全面推进农村振兴战略,投资20亿元实施“联合城市战略”,用综合战略协调小乐平、泛湖、南汴的协调发展,打破不平衡发展格局,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文化内涵和发展质量,全力打造“城市乐平”。
作为“于连成”的重点项目,乐平将着力打破小乐坪、南汴、泛湖的不平衡格局,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结合齐家湖和儒教天下文化园,打造“商务东南”;将西乐路和新乐南路连接到小乐坪及南区,实现产业从小乐坪向南辐射延伸,打造“宜居西部”;纵向贯穿新乐南路和三华路,打造田园情结、广府印象镇、美丽乡村等形式,实现小乐坪与泛湖区的结合,打造“生态北方”;加快中央经济的主引擎建设“中央产业”。
鉴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乐平将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促进农村振兴。农业方面,重点发展高端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农业等都市精品农业,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举办首届农业博览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农村,我们将努力创建10个新农村和9个“五好”新农村,全面完成新国旗和新中国建设美丽文明村和建设美丽文明村示范标杆。同时,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用文化提升城市内涵。今年,乐平还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文化型城市,出台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积极发掘和发展广府文化、儒家文化、冠军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乐平市”文化品牌。
■相关■
“乐平市”
"321 "行动计划
突出三大任务:突出“工业楼上”,培育“一环创新圈”新的增长点;突出创新动力,打造“黄金产业”整合先导区;突出“城市幸福”,推进农村整体振兴战略。
实施两大工程:实施大型环保工程,发挥绿色发展主题;实施民生工程,建设和谐、幸福、安全的“体温之城”。
加强建设:加强效率建设,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资料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全球制造业的四种未来
下一篇:聚焦
标题: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 力争占工业 地址:http://www.mingkongzdh.com/article/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