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业4.0,展望制造未来
工业4.0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它是德国在2011年提出的,是德国“国家高科技战略”的一部分。事实上,工业4.0在德国的爆发有着特别深刻的背景:根据德国政府的报告,工业4.0有两个外部原因。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带来的刺激,二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挑战了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内部原因是德国是一个制造大国,需要保持和改善其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水平高,二是创新体系高效。

近年来,行业4.0开始出现在中国媒体上,这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类似概念有关,如“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另外,中国和德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德国的经验对中国也有借鉴意义。然而,我们应该更仔细地看待“工业4.0”计划。毕竟,这两个国家有很多不同之处。

工业4.0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即时的结果
事实上,德国工业4.0仍处于起步阶段,实现起来还有很多障碍,只能称之为“未来愿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能已经部分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仍有一段距离。这不仅可以通过国家支持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工业4.0来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系统中的所有主体和各种配套设施必须相互跟上,并具备使用智能数字产品的意识。去年,一个专业组织对德国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许多中小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工业4.0。

不要夸大工业4.0的重要性,也不要低估中国的制造水平。
中国之前已经为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做好了准备,而我们之前提出的“两个产业融合”已经有了“工业4.0”的影子。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跨越了只生产低端制造产品的时代。虽然与德国和日本相比,中高端制造业在横向上仍有差距,但与前几年相比,中国制造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的中端机电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两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在对德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40%。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上,中国至少不逊于德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甚至超过了德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王怡信息等本土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已经成长起来,并开始与国际企业展开竞争。

没有必要神化工业4.0,这不仅是德国的被动选择,也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工业4.0不是德国政府的首创。其提议有两个外部原因。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带来的刺激,二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挑战了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因此,工业4.0的提议并不完全是德国领先制造业的体现,而是被竞争对手挤出的一个应对计划。同时,工业4.0由德国提出并迅速发展的前提是德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工业3.0时代并处于领先地位。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4.0与其说是革命性的变化,不如说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望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我们必须依靠本土企业,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工业4.0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盲目的服从和模仿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解决冷链运输中的争议,全靠它了
标题:聚焦工业4.0,展望制造未来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93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