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当前栏目:新闻|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20-08-30 05:44:01|阅读:

摘要:预计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将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主可持续发展目标,光伏发电的技术、产能和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能源局最近发布了太阳能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规划》作为太阳能产业五年发展的重要指南,为2020年制定了一系列预期目标:太阳能年利润占非化石能源消耗的18%以上;光伏发电的价格水平比2015年下降了50%以上;提供约700万个工作岗位;它对中国经济产出的贡献超过了一万亿元。你可以看到数据背后的商机,但你可能无法准确把握它们。

三个主要目标关键词:广泛分布、降低成本和改进技术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86万千瓦增加到2015年的4318万千瓦,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和年新增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光伏发电的应用在东、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共同发展、集中分布的格局。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已达5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的集热面积已达8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年利润将达到1.4亿吨标准煤以上。
2。成本目标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到2020年,光伏发电的价格水平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降50%以上,在电力方面将实现平等上网的目标;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低于0.8元/千瓦时。
3。技术进步目标

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的产业化转化效率达到23%以上,薄膜光伏电池的产业化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多种新型光伏电池已初步实现产业化。

六大任务的关键词: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微电网

尽管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但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机制不适应光伏发电的发展,传统能源发电与光伏发电在争夺电力市场中的矛盾突出。在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具有优势的西部地区,光和电被严重抛弃,当地的消费和输送受到市场机制和电网运行管理的制约。在这种挑战下,我们必须完善太阳能利用的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应用体系,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继续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80%的新建建筑和50%的现有建筑安装光伏发电。
结合荒山荒地和沿海滩涂的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地等废弃地的治理、设施农业和渔业养殖,因地制宜地鼓励发展各种“光伏+”应用项目。
2。优化光伏发电厂布局,实施“领先”计划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安排各省(区、市)光伏发电的年度建设规模,合理安排集中光伏电站。在甩光和限电严重的地区,严格控制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加快解决现有的甩光和限电问题,采取就地消耗和扩大输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已建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利用率,降低甩光和限电比例。
光伏发电主导技术基地统一规划有序建设,招商开发企业择优选择,按照“龙头”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建设。
3。开展多种光伏扶贫方式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以重点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家庭为目标,因地制宜,分批推进多种形式的光伏扶贫项目,覆盖280万无劳动能力贫困家庭,平均每户年现金收入增加3000元。
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土地资源匮乏地区,首选村级电站(包括户用系统)光伏扶贫模式,单户系统约5千瓦,单个村级电站一般不超过300千瓦。
4。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在“十三五”上半年,积极推进约15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
在青海、新疆、甘肃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应提前进行太阳能热发电布局,探索系统调峰模式,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抽水蓄能互补利用、可控可调发电的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5。根据当地条件推广太阳能加热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在东北、华北等集中供热地区,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的融合,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供暖;华东和华中地区需要冷热供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没有传统的集中供热,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技术。
到2020年,在适宜的区域建设200多个大型区域供热站,总集热面积将达到400多万平方米。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国推广太阳能热水和农村建筑供暖示范工程300多万个。
6。新能源微网应用示范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普及率高或多种能源互补的地区建设网络化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通过储能技术、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智能控制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新商业运营模式和新形式,探索建设100%可再生能源多能源互补的微能源网络。
在偏远地区、岛屿、边境哨所等。在电网未覆盖或供电能力不足的地方,充分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互补利用,建设智能离网新能源微网示范工程。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加快以及成本的大幅降低,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将难以估计。

在国家进行清洁能源转型的早期阶段,厦门柯华恒盛有限公司也涉足新能源领域。作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解决方案和节能服务的国内领先提供商,柯华恒盛在各种太阳能光伏并网和独立发电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方面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光伏、风电、微网和储能电站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设计、开发、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目前,柯华恒盛新能源产品方案在光伏并网电站、分布式发电、风光互补和离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该项目已应用于北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厦门、漳州、海南等国内外重点项目,以及法国、尼日利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客户和行业的一致认可。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今年12月,柯华恒盛连续入选2016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和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100强,并再次获得认可。[/s2/]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背后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92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