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海岸 布局NB
目前,nb-iot(窄带物联网)、lora、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不断注入物联网领域,共同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机遇。物联网正在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根据idc的统计报告,目前世界上有90亿台联网设备,据估计,到2020年,内置传感器的联网对象数量将达到300亿。物联网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时期,它也促进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产品需求的爆炸性增长。
昆仑海岸,一家专门从事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产品的供应商。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抓住市场红利?为此,《控制工程中国》记者采访了昆仑海岸总经理刘伯林,并作了系统全面的了解。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小型化、低功耗和产品细分。特别是产品细分,刘伯林强调,事实上,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正在从以前的一般产品向特殊产品转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个通用产品普遍适用。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具体要求,所以传感器产品应该更适合这个行业,更专业。例如,同一个压力传感器在用于燃气行业时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有防爆的必然要求。
面对这一需求变化,昆仑海岸深入行业,探索不同行业对传感器的真实测量需求点和质量要求,有针对性地研发各领域的专用传感器,以满足物联网中不断增长的差异化专业需求。目前,昆仑海岸有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和数据采集等专用传感器,包括液位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温湿度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和电子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油气、医药仓储、智能城市、农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目标明确,重点关注离散制造业
事实上,昆仑海岸一直专注于离散制造业。刘伯林介绍说,离散制造业不同于流程制造业,更多的是一些分散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他们的设备联网比较分散,但是他们都有对设备联网的需求,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设备。许多相对混杂且混乱的模型;二是距离分散,管理相对落后。如何连接这些企业的设备,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设备管理能力,是昆仑海岸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仅要有好的传感器产品,还要提供好的服务,而昆仑海岸可以为离散制造行业的客户提供数据采集服务。对于用户来说,购买传感器的最终需求不是传感器设备,而是生产数据。刘伯林解释说,昆仑海岸非常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传感器设备的管理者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如何使用传感器,而只需要提出他们想要的设备或环节的生产数据。昆仑海岸将根据用户需求收集相应的数据并提供给客户。它不仅可以提供行业细分的传感器产品,还可以提供专业的数据采集服务,以满足离散制造行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布局物联网抢占物联网市场
这样做是不够的,还需要敏锐的市场触觉。2018年将是物联网窄带物联网技术投入商业使用的第一年,未来三年将是物联网的爆炸性发展阶段。然而,昆仑海岸多年来一直在深入培育物联网,并深刻理解物联网的含义,因此紧跟物联网的步伐,以先进的战略眼光布局物联网,希望在新一轮物联网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和份额。
据刘伯林介绍,昆仑海岸的主要工作是生产和研究nb-iot传感器产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已经开发了最新技术产品,如nb-iot无线压力传感器、nb-iot无线温湿度传感器jnb-501-d和nb-iot无线数据采集模块kl-h1200-nbiot,这些产品目前正在试用和调试中。

不仅如此,昆仑海岸还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物联网市场。由于物联网市场将是一个大产业链,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从头到尾支持物联网行业各个环节的需求。所涉及的技术太多样化,产业链太长。未来肯定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形成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企业。刘伯林指出,昆仑海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华为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正在联合测试nb-iot集成平台。其中,昆仑海岸提供传感器产品,三大运营商负责中间传输层,华为负责应用软件层,共同搭建物联网平台,为抢占nb-iot市场做准备。
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国内品牌有更多的优势[/s2/]
。对于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刘伯林预测,未来物联网对传感器的需求肯定会呈爆炸式增长,趋于智能化,测量越来越单一,产品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这与以往的工业应用产品不同。
特别是基于nb-iot标准或lora标准的传感器,国产品牌将占据越来越多的优势。由于物联网是一项新技术,所有企业都处于同一起点;此外,物联网的起点在中国。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远远快于外国公司;另一方面,我们在掌握本地设备和服务方面有更高的准确性,所以国内企业更有优势。
因此,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昆仑海岸一定会了解市场趋势,并根据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和技术发展,不断推出适合物联网需求的传感器,打造属于中国的传感器品牌。

上一篇:工业物联网打造中国清洁能源行业
下一篇:科华恒盛成功为多家金融机构打造
标题:昆仑海岸 布局NB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83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