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当前栏目:新闻|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20-08-16 20:00:02|阅读:

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制造工厂”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工业自动化行业相对落后。许多外资企业有着敏锐的机遇意识,纷纷开拓中国自动化市场。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已经成为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据中国最大的测量仪器及自动化展览会miconex统计,2000年国内自动化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容量为22.5亿美元,约为187亿元人民币。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自动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00亿元。根据国际市场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2%,其中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机器视觉、人机界面、伺服和步进驱动、中低压电机驱动和工业计算机。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制造工厂”和相对落后的工业自动化行业,使得国内自动化市场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许多外资企业嗅觉灵敏,打开了中国自动化市场。

然而,自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的优先原则已在中国政府采购中广泛实施。简而言之,国内同类产品必须优先考虑。对于外资企业的产品来说,这是市场发展的“路障”,给各种招标或直接采矿项目造成了障碍。M&A或本地化生产已成为外资企业的选择。只有当本地化过程开始在各个方面,如制造业,R&D,采购和物流,它才能更加扎根。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M&A的目的之一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来降低采购、生产和物流成本,但这种看似双赢的合作背后存在矛盾。简单地说,产品的核心当然是主要部件的技术和设计,尽管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努力移植到中国工厂。然而,购买原材料是最大的障碍。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不可能在本地生产中控制每个零部件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根据国外技术标准的要求,从探测器、电路板、气路控制装置到应时配件、金属或塑料管,甚至螺丝,在中国市场很难找到合格的供应商。如果勉强采用,无疑会降低产品质量;然而,如果我们坚持选择合格的进口零部件,使用昂贵的进口零部件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大增加,在中国建厂的意义不大。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还有文化差异。在并购中,文化差异也是中西管理融合的绊脚石。

“70%的并购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价值,70%的并购后文化整合失败。”著名的跨境M&A“七七定律”,要实现平稳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揭示了企业文化差异在并购中的障碍。如何解决人员调整和文化冲突问题,顺利实现整合和增值。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目前,在中国成功的整合案例中,外资企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成熟的国内企业,更好地利用本地化生产。并购和本地化生产确实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整合。然而,国内市场仍有更多的门槛,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打开更宽的大门,实现自动化资源的整合。

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自动化企业的漫漫并购路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4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