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VS人力操作 孰优孰劣?
自动化是一种需要人们使用的工具。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力量倍增器,但基础是人。再工业化的关键是人。人工操作的问题是另一个话题,但不可能绕过人工操作的现实,用自动化创造奇迹。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关于美国再工业化的讨论中,有一句流行的说法是自动化将拯救美国的制造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将取代熟练劳动力,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从而振兴美国制造业。当然,自动化和机器人不能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也不能解决再工业化的主要目标:通过大量工作让美国经济回到良性循环,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自动化生产可以达到很高的重复性,因此产品的一致性更好。但是,原材料的质量并不是绝对一致的,生产设备也有磨损和状态变化。在实际使用中,全自动生产线也需要经常调整。自动化产品可以实现高产品一致性,但不能实现最高质量。最高质量只能根据原材料和设备的条件实时调整,这只能手动实现。这不是低级劳动者的体力劳动,而是熟练技术人员的体力劳动。这不是锉刀和钻头的手工工作,而是使用精密机床甚至数控精密机床的手工工作。然而,在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手中,根据每个产品的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才是最终的质量。
罗尔斯?罗伊斯汽车和百达翡丽手表不是由自动生产线制造的,这有传统技术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只有手工工作才能达到最高质量。但是对于批量产品和普通用户来说,自动化生产所达到的质量已经足够好了。
在生产线上节省劳动力不是那么简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生产线上的劳动力是劳动力的主体,自动化生产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自动化生产中的设备维护、工艺设计和生产改进带来了新的劳动要求。广义的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以典型的大型化工厂为例,蒸馏塔、泵、管道、容器和反应器不是通过自动生产或手动控制来改变的,而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dcs)和相关仪表及阀门是自动化的产物。围绕dcs,化工厂“更”有一个完整的支持链,包括通用仪表师、专职dcs仪表师(负责dcs硬件)、专职plc仪表师(专门负责程序逻辑控制和安全链保护)、专职分析仪表师、控制工程师、dcs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升级和系统集成)和控制系统it工程师(负责从dcs到业务/管理网络的过渡层,通过opc和其他软件接口)相关系统制造商也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支持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到综合应用支持,以及尽管系统制造商和上游制造商的支持系统由整个行业共享,而不是专用于化工厂,但整个产业链的人力相当可观。
迄今为止,自动化在拯救美国制造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清楚了。
自动化能减少对熟练工人的需求吗?从表面上看,一切都是自动的,人类的存在是多余的,这当然可以减少对熟练技术人员的需求。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正常的生产条件,并处理有限的和已知的异常条件。然而,只要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知道未知的异常情况可能不仅会发生,而且总是在最糟糕的时候发生,这只能由训练有素和足智多谋的技术人员来处理,所以人类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救命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自动化的发展引起了新的问题。自动化系统通常会自动处理绝大多数正常和低水平的异常情况,这很容易导致操作员的瘫痪和松懈,并忽略细微的重大异常迹象。一旦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通常是非常紧急的。这时,我们必须首先经历一个惊讶和反应的阶段,然后我们需要判断现状,回忆或挖掘出各种应急操作程序。
相反,如果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员需要一直“脉动”过程,因此很容易发现异常现象的线索,但不容易出现故障升级。对自动化系统的过度依赖以及未能正确识别和处理自动化系统的失控状态已经成为工业中的一个普遍难题。在工业中,模拟系统(也称为模拟器)通常用于训练操作员处理异常情况。然而,训练的成功取决于能否正确预测典型的异常情况。操作员仍需适应培训课程之外的异常情况。然而,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很容易钝化人们适应随机情况的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在高度自动化之后,工作负载高度集中。在人工操作的时代,很多操作人员都是分头守护。自动化之后,许多机械和重复的任务被自动化系统所取代,操作员在更高的水平上监控自动化系统。从身体上来说,这更容易;然而,信息量实际上已经大大增加,有更多的事情要注意。
自动化是一种需要人们使用的工具。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力量倍增器,但基础是人。再工业化的关键是人。人工操作的问题是另一个话题,但不可能绕过人工操作的现实,用自动化创造奇迹。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下一篇:细节取胜——国内中低端变频器品
标题:自动化VS人力操作 孰优孰劣?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