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一年一演 企业经营者
如果企业一再出现“用工荒”,就意味着经营者“以人为本”的意识需要加强,也意味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跟不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如果一个企业反复出现“用工荒”,就意味着管理者的“以人为本”意识需要加强,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跟不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多年来,“用工荒”似乎是每年春节后都会“唱”的一首“咏叹调”。然而,旧调中有新词,今天的“民工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内容到实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劳动力短缺的出现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有关;这与农民工在农业以外寻找工作时不必“寻找未来”的事实有关;它与农业自身吸引力的增强有关;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逐步协调;这也与中国的人口变化和劳动力供求有关。可以说,“用工荒”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性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职业培训和中介机构的努力,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而,如果一个企业一再遭遇“用工荒”,企业经营者真的应该“恐慌”。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企业管理者的“以人为本”意识需要加强。从另一个角度看,“民工荒”实际上是农民工用脚“投票”。农民不想来这个企业,或者想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这至少说明这个企业对工人没有吸引力,应该为自己的劳资关系和员工的生活工作条件而“心慌”。如果一个企业还在雇佣低工资的人,不愿意为员工投保各种保险,不关心员工的福利,那只能是“就业恐慌”。
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跟不上当地劳动力的变化。一个地方的“用工荒”实际上是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警示”。恐怕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没有适应这里的“土壤”。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应该跟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自身做起,做好“升级”工作,如加大对R&D的投资,通过创新驱动提高产品档次和劳动生产率,减少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摆脱“用工荒”的困境。如果面对年复一年的“民工荒”,企业仍在抱怨招人难、工资高,而不是想方设法对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那么这样的企业不仅会“民工荒”,而且很可能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恐慌”不久。
“用工荒”是农民工就业领域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有多种社会和历史原因。要解决“劳动力短缺”,需要很多努力,也需要时间;然而,企业正在采取转型升级的步骤,但他们不能等待。
上一篇: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走访上海机器
下一篇:荷兰进一步推广机器人使用 提升
标题:“用工荒”一年一演 企业经营者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