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大举进入“中国制造”
在这个庞大的注塑工厂里,塑料原料在各种机器自动运转后,变成了成型的空可调部件。每个机器人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并将它们运送到包装区。搬运机器人在工厂里穿梭运输各种货物,而员工只站在生产线的末端包装成品...工业机器人大规模进入“中国制造”。

这是中国南方珠海市格力空注塑厂的场景。在这里,机器和人已经完全分开了。过去由人操作的机器现在可以自己完成一系列的过程操作,而人只负责最后的包装。
“从去年开始,通过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改造,我们工厂实现了裁员和提高效率的目标。人员数量从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率却提高了20%。”厂长程海亮说。
这是这个空调整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的雄心勃勃的自动化改造的一部分。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不仅在注塑厂,而且在其他工厂也逐渐引入。该公司计划到2015年实现70%的自动化生产率。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缓慢但深刻的变革:大量工业机器人被使用。
根据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Robot Federation)上月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市场共售出3.7万台工业机器人,几乎是2012年的三倍。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政府提出,到2020年,该市80%以上的制造企业将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
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政府组织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过去五年中,东莞有66%的企业投资了“机器替代”工作,92%的企业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继续增加投资或准备开展相关工作。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变化,沿海发达制造业地区的工厂对工人不满是很常见的。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成本一直在上升。
许多企业认为“机器替代”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在东莞实施“机器替代”的企业中,统计数据显示,半数企业节约了10%以上的生产人员,20%的企业节约了30%以上的生产人员。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使用机器人主要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需要,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而且,通过使用机器人,她希望员工能达到每人200万元的水平,然后提高他们的收入和待遇。
“我们使用自动化不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而是因为企业发展规模和企业定位的需要。”董明珠说道。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巨大的投资成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新宇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机器人在工业中的发展,他表示,中国70%的机器人是由外国制造商生产的,而机器人的价格仍然很高。

吴新宇说,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技术优势国家的制造成本将大幅下降,而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可能被进一步压缩,因此中国大力开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

“目前,世界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平均密度为每万名员工55个,而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仅为每万人21个,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工业自动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进步,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将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空.”吴新宇说。
上一篇:国内软件厂商如何突破市场?
下一篇:重庆机器人使用量增长数倍 大批
标题:工业机器人大举进入“中国制造”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1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