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当前栏目:新闻|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20-08-16 05:54:02|阅读:

过去,富士康在许多制造代工企业中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了胜利,但这种做法可能不再适用于机器人的开发。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的计划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漫长的成本回收过程,富士康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增加“低成本机器人”的比例似乎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过去,富士康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了许多代工企业,但为了开发机器人,这种做法可能不再适用。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的计划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漫长的成本回收过程。富士康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增加“低成本机器人”的比例似乎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毕竟,只有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才能容纳空发展和使用大量机器人的空间,而机器人对于规模较小、变化较多的订单几乎毫无意义。从整个制造业的角度来看,自动化只是一种工具,总是被人们所使用。如果你想绕过手工操作,用自动化创造奇迹,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富士康,这个“铸造之王”,再次散布谣言说它将在大陆招聘大量工人。

据报道,富士康在深圳、郑州、成都、贵阳等地的生产基地最近正在扩大员工数量,预计新招聘的员工数量将超过10万人。9月份,苹果的iphone 6将很快推出,这意味着富士康的工厂将不得不在这几个月里全力投入生产和组装。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中国制造企业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大多数制造企业开始“核减”,即裁员。家电巨头海尔已经裁员数万人,开始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并开始了“去制造”的概念。然而,富士康这个在mainland China拥有120万员工的铸造王国,在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仍处于“就业不足”的饥饿状态。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对于任何制造企业来说,一次招聘10万人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此时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富士康的大规模招聘更像是从智能到人工回归的“反击”。值得思考的是,富士康大规模招聘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

在增加10万员工的背后

富士康为生产苹果iphone6招聘了10万名工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这家在mainland China拥有近100万员工的大型工厂来说,普通生产工人的大规模扩张意味着富士康仍难以摆脱对贴牌生产模式的依赖。

富士康曾是ipad和早期iphone的唯一组装公司,其50%的利润来自苹果。苹果产品的普及和普及使富士康一度成为一个巨人,占据了全球电子设备原始设备制造商的50%以上。

然而,不应该忽视的是,富士康对苹果的过度依赖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2012年,当富士康持续遭遇工厂问题时,苹果的供应链受到了很大影响,当苹果产品的销量周期性萎缩时,也对富士康的收入构成了直接威胁。自2007年以来,有了苹果的订单,富士康的收入翻了一番。迄今为止,苹果仍然是富士康最大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没有一个。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资深工业经济观察人士梁认为,富士康的招聘与其目前的状况并不特别匹配,苹果目前的业务增长速度也不如前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富士康的业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在宣布招聘10万人,其中很多人都有炒作。

“长期以来,富士康在许多地方建起了大型工厂,要求当地政府提供最好的条件,比如最便宜的土地,最便宜的工厂,甚至富士康都能享受到当地最大的税收优惠。这一次富士康大规模招聘,从地方政府获得优惠条件的动机大于其实际业务需求。”梁对记者说。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中国商业智能网行业研究所的行业研究员吴杰告诉记者,苹果一直是富士康最大的代工客户,这次大规模招聘表明苹果的订单正在增加。2011年,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公开表示,富士康将以每天1000台的速度生产30万台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大规模的招聘意味着富士康机器人计划的推广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样顺利。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早在2011年,郭台铭就表示,他希望在2012年底之前组装30万个机械臂,在2014年之前组装100万个机械臂,在5到10年内建成第一批全自动化工厂,并在几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和重复的流程。最近,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为了提高iphone 6的生产效率,公司计划增加一条由机器人制造的iphone 6生产线,iphone 6将成为第一款由机器人制造的智能手机。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据报道,富士康计划用10000个机器人组成生产线,其中每个机器人的成本为20000-25000美元(约合120000-150000元人民币),估计每个机器人可以完成300000部iphone 6的组装工作。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建设自动化工厂每年所需的资本相关支出至少需要21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100亿美元,而富士康以前的资本支出一直保持在30亿美元左右。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因不同的工作而异,从数万元、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不等。此外,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以及技术变革和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将是不可估量的。

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1 2下一页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制造业去人工化的再度深思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1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