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机器换人走在全国前列
珠江三角洲的“世界工厂”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搬运工、焊工和喷雾器正迅速被“机器人”取代。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的机器人产业也发展迅速,领先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产业产值已达近1000亿元。
珠江三角洲的“世界工厂”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搬运工、焊工和喷雾器正迅速被“机器人”取代。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的机器人产业也发展迅速,领先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产业产值已达近1000亿元。
东莞在这场“车间革命”中最为活跃,并将“以机代工”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起点。今年6月25日,东莞出台了加大扶持力度的新政策,其中制造自动化第一品牌拓星积极响应新政策的号召,加大R&D和产量,提出了自动化一年内回归原貌的“平价”路线。产品价格甚至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这使得更多的工业机器人进入中小企业。

今年年初以来,广州、佛山、中山等地也出台了推广“工人机器人”的政策。珠江三角洲不仅更广泛地使用机器人,而且还建立了机器人或智能设备的工业基地,这已被纳入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的未来发展议程。广州计划到2020年建成两到三个工业机器人工业园,形成一个1000多亿元的智能设备产业集群。

2013年,深圳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拟重点发展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打造中国一流的智能设备产业基地;东莞力争到2016年实现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产业产值350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佛山市顺德区利用中国唯一的“装备工业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试点”,计划明年智能制造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Robot Federation)最近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售出3.7万台工业机器人,几乎是2012年的三倍,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售额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最快的市场。

在珠江三角洲,“机器替代”在东莞被列为政府项目。7月18日,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山市政府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换机”。
今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启动了“以机代人”计划。顺德将选择每个行业不少于30家企业进行转型示范,并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重点企业补贴上限为100万元。
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企业将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根据广州市出台的政策,购买和租赁本市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的最高补贴为3万元/台,购买和租赁成套设备的补贴为10%,累计成套设备补贴不超过50万元。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已经提出或计划建立机器人产业基地。6月25日,东莞市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2-3个工业机器人工业园区和6-8个智能设备产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实现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产业产值350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上一篇:全球机器人饕餮盛宴将在成都上演
下一篇:数字化魔方助力制造业转型
标题:珠三角机器换人走在全国前列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0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