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当前栏目:新闻|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20-08-16 02:26:02|阅读:

从工业机器人到3d打印,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物流,广州拥有一批龙头企业,为后工业时代工业4.0下制造业向智能生产转型升级找到了可能。同时,珠三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为工业4.0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工业4.0没有到来,但已经到来。在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广州正在努力,并为工业4.0做好准备。

从工业机器人到3d打印,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物流,广州拥有一批龙头企业,为后工业时代工业4.0下制造业向智能生产转型升级找到了可能。同时,珠三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为工业4.0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广州与工业的第一次密切接触”4.0

工业4.0作为一个新概念,刚刚来到中国。大多数人仍然不能说出它的意义,但它实际上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广汽丰田汽车厂,许多不同型号的汽车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随机生产,焊接、喷涂和拧紧由工业机器人完成。这样的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可以使汽车公司根据市场订单生产,基本实现“零库存”。

过去,从机器人到系统集成,自动化汽车生产线由外国机器人制造商主导,但现在市场蛋糕被中国企业瓜分。广州罗明是一家致力于汽车智能设备系统集成的科研公司,在中国汽车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总装站是汽车白车身制造的核心。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全自动总装生产线比国外一流厂家更灵活,占地少,一次性投资少。这家公司成立才6年,今年的订单销售额为6亿元。广州汽车川汽、广汽通用、广州汽车丰田、一汽、大众等品牌汽车工厂现在使用广州集成的全自动生产线。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在工业4.0理念下的灵活、高精度、智能和小批量生产正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制造企业形成。3d打印是Industry 4.0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省略了“开模”步骤,而这一步骤占据了传统制造的大部分成本,并且具有方便、灵活和快速等优点。3d打印将大规模的无差别生产转变为个性化的差异化快速生产。广州南沙3d打印创新研究院院长徐晓舒告诉南方日报,进气歧管是发动机中最复杂的部件之一,这种部件的传统开发过程需要大约4个月。长沙理工大学用徐晓舒开发的工业级3d打印机制作了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原型零件,只用了48个小时。受力试验表明,零件的强度、精度和耐久性均无问题,发动机效率提高了10%。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工业4.0不仅影响到汽车等“尖端”制造业,还影响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空可调式电水壶、彩电甚至厕所。佛山高智空从广州cnc转移搬运机器人来处理“招聘工人的困难”;顺德一家企业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所购买机器人,完成简单机械的涂胶和冲压。珠三角加工制造业迫切需要向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转型升级,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这为工业4.0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舞台,也为广州这个中国南方的主要城市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能做什么?空有多大?

德国KUKA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世界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辛智向《南方日报》记者描述了工业4.0系统下的智能化生产:“例如,如果你将来想买一个橱柜,你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向工厂下订单,告诉工厂你的设计要求。工厂在网络上收到订单后,机器人会对材料进行分类,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机柜,最后通过智能物流将材料送到您的家中。”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可以看出,工业4.0的前提是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从机器传感器到互联网通信的无缝连接。在a股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的所谓“工业4.0板块”包括:智能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高端机器人、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3d打印等。可以看出,这些行业主要与智能生产有关。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实际上,在工业4.0涵盖的许多领域,从工业机器人到3d打印,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广州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在R&D和产业集聚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远离长三角。然而,技术的应用是广泛的空.

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例,汽车生产线上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来自四个外国,但如果中国汽车生产线上使用外国的人工机器人,中国人在集成上更有优势。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有很多汽车工厂,产量很大。此外,中国人最了解中国汽车工厂的需求,沟通也更顺畅。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是系统集成。”罗明装备副总经理龙普表示,四大国际机器人公司(德国KUKA、日本FANUC、日本安川和瑞士abb)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强大的实力,但在系统集成领域,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外资企业的份额一度达到80%。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目前中外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占有50%的市场份额。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世界上每年只销售4万个工业机器人,在下游系统集成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在系统集成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50%的市场。浩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三年内上市,上市时的市值将达到200亿元。”龙普说。

广州在3d打印技术和设备开发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广州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少数权威研究机构进行过研究,但3d打印的应用相对广泛。原因是广州乃至广东省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具有优势,企业需求旺盛。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核心R&D和市场应用的结合已经成为中国追赶工业4.0时代的可选路径之一。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深度制造基地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为工业4.0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和应用前景。同时,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也有利于中国核心技术研发的突破。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珠江三角洲升级改造潜力巨大

“工业4.0没有到来,它已经到来了!”西门子(中国)广州分公司高级销售总监李世光表示。

目前,智能设备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和3d打印领域,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领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将注意力转向这场代表未来的工业革命。广州汽车设备公司总经理姚表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委托他们整合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但公司无法接手。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据了解,截至2013年,广州开发区聚集了48家智能设备企业,近年来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整个地区的智能设备产业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机器人、成套主要智能制造设备、通用设备和智能仪器,其中机器人综合实力最强。智能设备行业的定向投资也如火如荼。区领导参观了日本四大机器人公司中的安川和法努克,并邀请他们在广州开发区建立生产基地。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广州正在智能设备领域做出巨大努力,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今年3月,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广州市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市要建设年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规模10万台(套)的产业集群,培育1-2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100亿元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和5-10家相关配套骨干企业,建设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工业4.0也不错,数字工厂也不错,珠江三角洲是不可避免的。”西门子广州分公司高级销售总监李世光表示,珠三角广大制造企业对转型升级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是世界先进设备企业挥拳出击的最广阔市场。显然,国内外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个市场。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企业很兴奋,需要政策推广

来送货的企业越来越多,汽车设备公司总经理姚却有些哭笑不得。

去年,一家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知名民营家电企业委托罗明设备公司设计了一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罗鸣的设备被反复设计了半年,但后来就消失了。最初几千万的订单,涉及近100条生产线,公司将订单减少到几百万条,两条生产线。考虑到知识产权,罗明设备不得不放弃。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习惯于低价竞争并担心产品无法销售的企业很难融入行业4.0。”姚对说道。

在珠三角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时有发生。虽然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制造企业都意识到需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上市时间,以及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但转型升级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投资,这是一个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极其惊险的飞跃。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仅在中国东部,而且在中国内地的重庆和成都,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支持或补贴融资租赁,在中小型工业企业中推广先进设备的应用,四大外国机器人公司正在与这些地方政府接触。

今年以来,成都已组织中小工业企业申请融资租赁设备补贴资金。纳税500万元以上、融资租赁生产设备总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可申请最高100万元的财政补贴资金。

今年,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融资租赁与广州汽车、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工业机器人等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资本杠杆优势,快速壮大广州先进制造业。为广州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的广州融资租赁企业,补贴总额不超过其项目设备购买价格的0.5%,融资租赁方和承租人分别按补贴总额的80%和20%进行补贴。融资租赁企业购买广州先进制造企业生产的设备,融资租赁企业的补贴不超过合同金额的0.5%(含0.5%),单个项目的补贴上限不超过5000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迅速崛起的“工业4.0”[S2/]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其目的是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起带头作用。与蒸汽工业1.0时代、电气工业2.0时代和信息工业3.0时代相比,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将传统工业生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使工厂能够直接与消费者需求相联系。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行业4.0的概念最早是在2011年提出的,但最近几个月才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今年10月,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两国共同发布了《中德合作行动计划》,签署了总额为181亿美元的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并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行业4.0与中国“两个行业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具有高度的共同性,因此中德合作规模巨大。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工业

观察[/s2/]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风来迎接新的工业革命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短缺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使得许多制造企业难以为继。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生产如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正在回归,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过去,珠江三角洲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然而,如果珠江三角洲不能及时改造和升级,像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先锋地区将在工业4.0浪潮中遭受最大损失。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首先,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为了应对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低端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珠三角制造业只能升级为智能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其次,推广工业4.0是提高珠江三角洲中小工业质量和巩固中小工业基础的大好机会。在德国,中小型工业企业致力于某一领域技术的完善,一家传承了数百年的钢铁企业数百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将钢丝拉得更细。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结了中国工业的四个“薄弱基础”,包括基础材料、基础零件、基础工艺和工业技术的薄弱基础。由于工业4.0带来的智能生产革命,珠江三角洲的大量中小企业有望补充薄弱的工业基础。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第三,融入工业4.0可能是传统制造企业应对商业模式变化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提出的两大产业深度融合,都将在提升技术的同时带来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目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冲击了珠三角许多依赖渠道的制造企业,生产环节的附加值在价格竞争中往往被低估。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升级和业务模式再造,未来的价值分配将公平地回归制造业。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在工业4.0时代,广州能做什么?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广州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在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这是珠三角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工业4.0的第一次应用只能在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行业;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拥有众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解决核心技术关键问题方面能力最强;此外,广州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融合程度有助于广州培育制造业服务中心,广州在制造业咨询、产业培训和大数据收集应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先天优势。

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这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工业4.0都预示着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广州不能被动地“坐等风来”,而是要主动找风,顺势而为,占领经济制高点,把城市的产业容量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新工业革命等风来:广州迎接工业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0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