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突围:模式派与技
工业4.0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整个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控制产品的管理水平。2014年12月21日,围绕“德国工业4.0”的高端论坛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成都被誉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伯恩哈德,德国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主席,国际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工业联盟副主席?牙齿这么说。

工业4.0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整个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控制产品的管理水平。2014年12月21日,围绕“德国工业4.0”的高端论坛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成都被誉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伯恩哈德,德国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主席,国际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工业联盟副主席?牙齿这么说。

德国sap设备制造首席专家郭表示,德国工业4.0将带来产品智能制造的个性化、高端服务和创新。
面对德国“智能制造”的光明前景,中国准备或计划参与工业4.0的传统企业受到了极大的鼓励。然而,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迎接工业4.0?在上述会议上,分别举办技术学校和商业模式学校的相关企业陷入了激烈的对抗之中。
技校认为,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中国企业必须在继续中扎实研发,自主掌握核心技术,避免在汽车领域重蹈覆辙。商业模式学派认为,与德国制造的精密和日本制造的精密相比,国内企业很难实现,重点应该放在“快速”上,如快速设计和快速制造。

示范学校:价值发展模式
五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一向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首次遭遇“用工荒”。政府推出了刺激政策,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产业升级”计划仍然受到危机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涵直接抛出了这个问题。“以前我找不到人,但现在我请不起人,而且人员成本也在上升。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抢占市场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尤其是德国这个传统“制造大国”雄心勃勃的工业4.0计划,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也推出了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
郭说:“为什么工业4.0在中国这么热?因为所有提到的东西都是中国企业所需要的,比如高端设备。众所周知,中国所有的设备都偏向低端,低端利润率肯定很低。我们仍然是大规模生产。”
然而,围绕着工业4.0的追赶浪潮,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传统企业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商业模式是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世界是平的,例如,有资本的力量,但另一派坚持认为掌握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上海高伟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劲松认为,行业4.0需要解决如何登陆中国的关键问题。与德国制造的精密仪器和日本制造的精密仪器相比,中国制造的精密仪器相对较弱。中国企业应从成本的四个维度入手,尤其是经常被忽视的时间成本。

田劲松表示,中国企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快”这个词上,即快速适应市场、快速制造等。,但应注意企业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智能化信息生产、智能化企业管理和差异化经营模式。
“自己一点一点掌握核心技术可能会失去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技术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在发展模式上努力。我们可以学习电子商务。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短短几年内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主要是学习最新的外国模式,利用全球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魁也表示。

曲道魁以中国高铁为例,认为中国高铁之所以能成功走出去,是因为中国市场大,培育了南北汽车集团。在他看来,与自主研发和开放平台相比,依靠国际资源整合将是一个关键策略。
技校:首先,工业化要做好
与模范学校相比,技术学校似乎更平静、更低调。丁涵说,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它曾被用于搬运、喷漆、焊接和组装。然而,在空航空工业中,使用了大型机翼铣削、磨削和投掷机器人,一些技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培训内部技能和提高技术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德国80%的医生毕业后去了商界。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突破性强。这是我们的缺点。我们需要积累基础理论,真正给企业带来竞争力。和好处。”丁涵强调。
大连杨光科技集团董事长、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设备产业联盟副主席余德海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工业4.0,首先要做好产业化。”工业4.0实际上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化是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及其控制和执行的关键部件。这些是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余德海进一步说道,“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人人都在谈论的可在全世界共享,但工业化技术,如高端控制技术,更不用说国与国之间,甚至企业之间,都无法相互交流。没有办法跨越这一点,中国也没有捷径可走,核心技术也不能用钱买到。每个人都必须冷静下来,一步一步,加上国家的顶级设计发挥协同优势。”
上一篇:深圳机器人向国际水平看齐
下一篇: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有品牌市场占
标题:“工业4.0”中国突围:模式派与技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20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