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工业发展方式的变化。从产业形态来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互联网加”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从创新模式来看,创新载体已经从单个企业转变为跨领域的多主体创新网络;从生产方式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深化,智能制造正在加速;从组织形式上看,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特征日益突出。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夯实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
据报道,“中国制造2025”十年规划将很快提交给国务院,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布。苏波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等23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宏伟蓝图。

早些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指出,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大国转型将需要大约30年的时间,“中国制造2025”是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也是路线图和时间表。
从制造大国到强国的转变离不开互联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互联网+”的概念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
苏波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从产业形态来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互联网加”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从创新模式来看,创新载体已经从单个企业转变为跨领域的多主体创新网络;从生产方式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深化,智能制造正在加速;从组织形式上看,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特征日益突出。

工业转型和升级存在市场机会
日立首席执行官Hiroshi西山丽也表示,日本正在推动社会创新,并不断寻求it技术在更多领域的扩展和应用。经营理念应该从注重产品和技术转向注重市场,把人的因素和高科技结合起来。他认为,实现合作生产是当今中国工业最重要的事情。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Walkman Dunnar认为,将it技术引入传统制造业需要一些新的竞争力,如软件竞争力和it竞争力,因此中国需要提高这两种竞争力。此外,我们需要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精神,我们需要本着合作的精神尝试新事物。

对于许多长期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很多市场机会。在产业形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中,传统产业如何抓住机遇?他们面临着和中国企业一样的问题。
西门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撒表示,中国工业4.0已经开始出现。对西门子而言,有必要增加培训和教育投资,如职业教育,以及软技能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改革的很大一部分是结构改革,这是为了使资源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业的需要,满足工业4.0战略的需要。西门子在中国的运营不应目光短浅。

上一篇:东北形成多个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下一篇:先进制造业大会将关注“中国制造
标题:“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9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