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前瞻之战略性新兴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制定“十三五”规划的相关工作。虽然离最终版本发布还有一段时间,但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为此,工控中国特别策划了一系列题为“十三五展望”的报告,让大家充分了解相关行业十三五规划的进展和设想。本期《十三五规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者按: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圆满结束和“十三五”规划的布局起点。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业转型面临诸多因素交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必须以新的思路和大的气魄,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制定“十三五”规划的相关工作。虽然离最终版本发布还有一段时间,但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为此,工控中国特别策划了一系列题为“十三五展望”的报告,让大家充分了解相关行业十三五规划的进展和设想。本期《十三五规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期《十三五规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增长和创新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国家在“十三五”期间重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因。

战略性新兴产业锁定七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决定了它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锁定在七大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从这些被国家锁定的行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线索”。新能源、节能和环保的理念在中国未来的工业发展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绿色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正在中国兴起,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问题,是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

此外,智能高端设备和技术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世界各地孕育和兴起。各国抢占了未来工业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加快了“再工业化”的步伐。中国的产业转型、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迫在眉睫。然而,制造业转型必须抓住机遇,以向智能制造转型为突破口,依靠大众创业和创新,发展智能和高端产业。

多年来精心培育了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
2009年以来,中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政策关注和资金支持。正是由于国家的精心培育,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才得以“成长”。
以2015年为例,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一直在稳步提高。表现在以下几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定发展势头始终保持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的势头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规模以上高4.2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连续7个月保持在4个百分点以上。其中,航空航天、通信设备、生物制药和集成电路等行业的创新更加活跃,继续高速增长。

投资逐渐恢复并回暖,发展潜力进一步积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采取的促进投资的措施逐渐发挥了作用,稳定高技术产业投资的积极因素继续聚集。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2%,比总体投资增速高3.8个百分点。

出口结构调整加快,产品竞争优势增强。受全球经济低迷、外需疲软、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306亿元,增长0.7%。核心技术和创新优势高技术产品出口形势相对较好,手机出口增长17.5%,集成电路出口增长4.2%。

新兴产业活跃,新产品和新业态的驱动力增强。1-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电子商务服务已经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突出的细分。
这个国家不断扩张,给当地带来惊喜
如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是国家精心培育的结果。为了发展新产业,工控中国总结了十个字:国家扩张和地方惊喜。也以2015年为时间点:
今年6月,为了推动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国务院确实采取了重大举措。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关于资本市场的部分引起了特别关注。《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研究创业板无利可图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制度,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同时,建议支持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上市或发行融资票据,鼓励初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加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向创业板的试点转移。

专家认为,《意见》的实施将大大增强创业板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同时也将显著提升创业板的市场地位和扩张速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直接刺激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进而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众创业和创新。

中央高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各地也在努力。深圳一直是新兴产业的消费大户。今年上半年,深圳宣布了计划在2015年支持的第二批5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华大基因、华讯方舟、顺罗电子、华为技术、华兴光电等企业的投资建设项目均在此列,涉及生物、互联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与此同时,2015年深圳市第三批工业发展节能环保专项资金支持计划对外发布。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回收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的所有企业。可以申请,并可享受最高1500万元的经济资助。目前,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日趋完善,龙头企业作用十分明显。

为了发展新产业,上海启动了“四个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选择了一批在“四新”经济细分中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工业园区作为培育“四新”经济和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通过先行先试和政策聚焦,积累、总结和推广经验。今年7月,上海首批50个“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名单发布,涉及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网络教育、大数据和云计算等30多个领域。

1 2下一页
下一篇:广东省科研机构取经长三角机器人
标题:“十三五”规划前瞻之战略性新兴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9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