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这么难,为何始终有企业不愿
在最近举行的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与前景峰会论坛上,一位企业家表示:“我们工厂订单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经常在短时间内加班。因此,招聘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招聘门槛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年更替率也达到100%。”.....那么,为什么总有企业不愿意实施自动化改造呢?

在最近举行的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与前景峰会论坛上,一位企业家表示:“我们工厂订单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经常在短时间内加班。因此,招聘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招聘门槛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年更替率也达到100%。”
另一位从事手机配件生产的企业家深受感动:“我们工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配件产品的毛利率不高,很多员工较多的生产线不得不考虑搬到内陆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即便如此,在未来2-3年内,就业难的问题仍无法根本解决。”
显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与上述两位企业家同样的问题,而且解决方案并不复杂,即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创造自己的智慧那么,为什么总有企业不愿意实施自动化改造?通过对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工程、环保和金属加工五大行业典型企业的调研,北钢联了解到,产业链中的管理意识普遍存在以下观念,影响了企业自动化改造的决策:
[/br工厂b:“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开发投资较大。投资会有效吗?”工厂C:“我们找不到自动化改造的方向,改造周期长,影响生产,浪费资金。最好是混日子,这样更安全。”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症结显而易见。作为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从而减缓企业转型的进程,使项目难以推进,从而错失宝贵的转型机会,失去市场机会。以典型的代表性工业机器人为例,随着机器人的效率、稳定性和准确性逐渐得到认可,2013年和2014年制造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将完全智能化,关键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在如此激烈的转型环境下,企业家不应再固守传统工厂,而应采用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上一篇:史无前例!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法规
标题:用工这么难,为何始终有企业不愿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2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