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2018能否爆发
本篇文章1915字,读完约5分钟
过去的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应用第一年”。今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每日新闻的主角,无论是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无人超市开张,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不断“上路”。然而,在人工智能真正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前,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去的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应用第一年”。今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每日新闻的主角,无论是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无人超市开张,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不断“上路”。然而,在人工智能真正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前,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告别2017年的“申请第一年”。人工智能今年能再向前迈出一步,迎来一场工业爆炸吗?
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最近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提到了一个新概念:人工智能2.0。他说,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强大引擎,并正在向2.0迈进,即基于新信息环境重大变化和新发展目标的人工智能,可称为新一代人工智能。
在这背后,不仅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传感器网络的渗透、大数据的出现和在线社区等新的信息环境的兴起,还有从宏观到微观的新的智能需求的诞生,如智能城市、经济、制造业、医疗保健、家庭和驾驶。
相应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同年11月召开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公布。入选的有百度打造的“自动驾驶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阿里巴巴云打造的“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腾讯打造的“医学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iFlytek打造的“智能之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人工智能2.0时代的最新创新布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引擎已经被“点燃”——这种以计算能力为主导的创新技术,不再是被搁置的深奥技术,而是正在走向现代生活,与传统产业一起点燃火花,有望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中,要加强企业主体和市场领导,突出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工业产品标准制定中的主体作用,大规模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
事实上,许多领先的科技企业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实践。以阿里巴巴云打造的“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式创新平台为例。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发布的“城市大脑”计划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部署城市电子公共设施。一年后,该市递交了年度答卷-
在人工智能“接管”杭州128个信号交叉口的一年中,试验区的通行时间减少了15.3%,高架道路上的行驶时间节省了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平均每天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为92%;在萧山,120辆救护车的到达时间缩短了一半。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普及了。1月29日,马来西亚宣布推出阿里巴巴云的“城市大脑”。在项目实施的第一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吉隆坡的281个路口,交通灯将进行动态调整,以加快车辆交通,缓解拥堵。在紧急情况下,人工智能还可以调节交通状况,为紧急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人工智能专家、阿里巴巴云(Alibaba Cloud)总裁胡小明表示,过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今天的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他说,人工智能将比互联网有更大的技术红利,它还将深入到第一和第二产业。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空的空间更大。
在他看来,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得益于强大的基础设施、半导体和芯片的研发以及良好的软件生态。例如,NVIDIA驱动的gpu系统和英特尔的可编程芯片在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中国的R&D基础人才薄弱,软件生态脆弱。然而,胡小明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在城市、工业、零售和金融、汽车、家庭等垂直行业得到了“实践”。各种数据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生产和应用方面“略胜一筹”。
潘云鹤说,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竞争,而不是人与机器之间的竞争——在人工智能环境中,一些职业不会消失,但只有一些职业会改变。他说,特别是今天,当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领先时,中国应该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一个赛跑者。
上一篇:日本七大电器制造商17财年前三季
标题:人工智能产业2018能否爆发 地址:http://www.mingkongzdh.com/article/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