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网为网民提供全面的工业自动化资讯、自动化商务信息。

自动化 > 新闻 >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当前栏目:新闻|来源:网络转载||发布时间:2020-09-01 14:58:02|阅读: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由达美集团资助的芦山县龙门镇达美阳光初中今天(13日)正式开学。这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捐赠杨家镇达美阳光小学后,达美援建的第二个全校绿色建筑校园。这所中学有将近280名老师和学生。除抗震7.5级标准(重点设防)外,根据学校场地的地形条件,实现了夏季通风、隔热、遮阳、防潮、冬季保温、避雨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可有效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教学环境的舒适度。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采用的节能环保设计理念,获得“2009年三角洲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大赛——杨家镇三角洲阳光小学”一等奖,并根据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稍加调整,成功复制了灾后重建项目中绿色建筑的经验。奠基仪式于2014年10月15日举行。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欢迎老师和学生回到安全舒适的校园。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达美中国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廖庆龙在落成典礼上说,看到学生们在新校区充满活力、笑容满面地生活和学习,他深受感动。绿色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而且让住在里面的老师和学生感到舒适。达美秉承“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热爱地球”的企业使命,不仅积极研发绿色能源产品,还不遗余力地推广绿色建筑。在今年年底于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期间,达美将在巴黎皇宫举办“绿色建筑工地”——达美绿色建筑展,与各界分享“龙门镇达美阳光初中”[h/]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芦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姜亚斌表示,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的倒塌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为龙门镇乃至芦山县的教育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未来,学校重建将是一个让家长对教育感到放心和满意的机会。国家住房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钟吉寿指出,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将进一步推广三角洲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大赛的成果,并将其与灾区援建结合起来。以绵阳杨家镇三角洲阳光小学为基础,充分吸收其设计和施工经验,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与施工方法相结合,以适应学校不同功能的建筑。地面防潮、屋顶通风、调光、地下水渗流和太阳能热水技术等的应用。,从教育开始,传播绿色和低碳理念,培养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希望学生能与更多人分享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经验。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校长乐平海表示,三角洲的支持使灾区儿童的教育没有落后,学校的建成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未来,学校将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树立榜样,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总面积14007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计划有6个班级和18个教室。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体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文化和校园运营的能耗要求,结合了学校用地的具体情况和学校内不同建筑的使用特点。合理优化规划布局,建设空机房和校园能源系统结构,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被动式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理念,有效保护自然环境。采用的节能技术包括浮力通风、屋顶绿化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此外,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尽量减少校园内的硬路面,代之以更多的草和树。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在庐山地区夏季闷热、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通过使用自然通风、搁板空屋顶、搁板空地板、天窗采光、遮阳和调光等技术,与没有这些技术的教室相比,在夏季,天窗可以使顶层教室书桌的表面照度平均提高92lux,相当于在年日照时间不到1000小时的庐山每天减少近30%的照明耗电量。学校室外场馆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可确保每年有近2400吨雨水通过场馆渗入地面,确保场馆内的地下水环境。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完成并开放“龙门镇三角洲阳光初中”的有三角洲中国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廖庆龙、国家住房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钟吉寿、雅安外来台办副主任石勇、庐山县人民政府副主任姜亚斌、庐山县民政局副局长袁杰、庐山县教育局局长李自法、四川省慈善总会办公室副主任戴雅萍以及学校师生

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多年来,达美在节能减排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成就赢得了许多国际认可。2014年,达美主要厂区的用电强度(单位产值用电)比2009年下降了50%,并承诺在2020年前将节电范围扩大到全集团,再降低30%的用电强度。除2014年外,达美成为大中华区唯一入选国际碳披露项目气候绩效领导指数(CPLI)的企业。自2011年以来,连续五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世界”,今年在全球电子设备行业排名第一。未来,达美将继续参与并履行其作为国际企业公民的责任。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自动化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并注明来源为:“自动化网”。。

标题:成功复制四川地震灾区绿色建筑重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0503.html

相关推荐: